国内大局   当代世界   学术人生   社会治理   领导论苑   党史党建   市场经济   军事国防   党校教学   中外历史   民主法治   思想理论   文化教育   学员论坛   调查研究   读书治学   党校新闻   科技前沿   党校科研   文史参阅   学习文苑  
  首页 > 文史参阅
重器物贵实践的思想家
——晚明的文化守夜人王夫之(上)
来源:学习时报    作者:胡淼森    2018-07-16 00:03:49

  1692年2月18日,农历正月初二午时,74岁的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,终身没有剃发。是年十月,葬于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,墓碑上篆刻着王夫之自作的“遗命墓铭”: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,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祔也。自为铭曰: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,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。幸全归于兹丘,固衔恤以永世。寥寥几语,话尽了王夫之历经江山兴亡、沉郁顿挫的沧桑坎坷。这位一生为故国守节、为文化守夜的孤独行人,在中国思想史的星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,越是时间推移,越是泽被后世、影响深远。

  变局中的思想家

  王夫之的父亲——武夷先生王朝聘出身士人阶层,是治春秋学的专家,但仕途并不显达,中秀才后七试乡闱不第,遂绝意仕途,以讲学教授为乐,像所有中国读书人一样,将希望寄托于子嗣身上。三个儿子,介之、参之、夫之,从小接受私塾教育,被寄望于读书成才、报效国家,完成父辈的抱负。王夫之兄弟成长过程中,虽偶有叔父王廷聘老庄思想的调剂,但从未更改过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的“父之道”。奈何天道不遂人道,崇祯晚期的小冰河气候导致饥荒,赈济与克扣交织缠绕、天灾与人祸恶性叠加,由荒政失序带来民变暴动,加上君臣上下、朝野内外互相猜忌,一个刚刚恢复元气却千疮百孔的帝国、一个励精图治却又志大才疏的君主,最终被内忧外患拖垮。江山易主、鼎湖弃世、外族入关,大顺、大西、大明、大清四个政权厮杀混乱,南明福王、唐王、鲁王、桂王等政权相互倾轧,在内耗中燃尽最后一点枯油,随着一次次失败,华夏衣冠和自信日渐凋零。

  “叶叶飘零都不管,回塘早似天涯远”,在激烈的变局中,王夫之横空出世,完成了一名哲学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的心路历程,其成就涵盖经学、史学、哲学、文学诸领域。王夫之既深刻影响了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想史,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走向,其开创的“湖湘学派”实事求是、匡世济民的风骨与追求,也永远镌刻在了中国文化地图之上。

  天下唯器的世界观

  从世界观来看,王夫之继承并发扬了张载气学思想,提出了“气一元论”,把宇宙视为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,气永恒不灭,有状态变化而无生灭之别。这种观点兼具唯物论和辩证法,十分接近近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与能量的观点。由“理气为一”得出“天下唯器”的结论,创立了别开生面的“道器说”,一举打破程朱理学以道为上、以器为下的旧说,强调物外无道、道在物中,“道者器之道,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”等命题,达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峰。

  夫之哲学有家学亦有师承,直接上承北宋张载为代表的陕学。张载的气学思想从来不是主流。王夫之将张载的世界观发扬光大,并迅速跳至方法论层面和伦理学领域,把实用理性作为哲学的依归所在,主要体现在:把哲学的讨论领域拓展到实体问题;把器的范围扩大到自然和社会,加入“人”这一重要的参与社会实践的“物质”范畴;把人的价值意义与社会意义联系起来,解决了知之而后行的问题,使知行由分裂走向合一。器与物的理论,既是王夫之关于物质与精神的理解,也是关于实践与认识的理解。

  知先行后的实践观

  从实践观来看,由物质第一性的世界观原理,自然会得出实践优先、行动至上的方法论。同样,王夫之由“天下唯器”得出“知先行后”的结论。具体来讲,天地间存在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,一般存在于具体之中,但具体并不依附于一般,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分别只是“名”而不是“实”,不意味着界限分明、等级森严;人性亦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人性形成不全是被动的,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。王夫之通过对《易经》等中国典籍蕴含哲学精神的深入挖掘,由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得出了朴素的辩证方法论。

  “器”是“道”的前提和基础,这里的“器”有“物”的味道,包括自然与社会。先存在有形的“器”,然后才是无形的“理”。儒学的传统观念“君子不器”,弊端就是奢谈性理,但于国于民于事无补。顾炎武就曾批判过阳明心学的弊端,认为其导致晚明浮夸虚华学风,人人只向“心”上用力,却不习实务,毫无经世致用的本领,在做圣人的迷梦中荒废了求知向学。王夫之与顾炎武在经世致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,批判阳明学说为“禅”,将其作为“人心之坏,世道之否”的原因,以陆九渊出而宋亡,暗指“王学”破坏学风、断送天下。

  正如“道者器之道,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”一样,“行可兼知,而知不可兼行”,主从关系一目了然,立场鲜明,避免了二元论的调和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程朱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哲学的知行合一观点,前者使人皓首穷经,以博闻强识为能事,向书本讨生活,以科举为最高追求;后者则有混淆知行界限,把知等同于良知,省略忽视勤勉的力行功夫的弊端。无善无恶的圆融之理,在阳明时代尚可理解为自然朴素,但在晚明则有狂妄之险,把知即是行的观点推向极致,则带来满街圣人却无人可用的空疏散漫。王夫之的“行先知后”,从知行关系上较王阳明知行合一又前进了一步。虽不如阳明哲学机锋巧妙,却更为朴素自然。“知行相资以为用,并进而有功”,则是在区分知行二者界限之后的统一,使这组矛盾在清晰而非混沌中相资互用,融为有机整体。

  名实合一的知识论

  从知识论来看,认为人不可能生而知之,“心出思而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”,只有进入到世界万物之中,才能探求得到事物的规律;真正的知识是名和实的统一,概念的背后是现实,“知实而不知名,知名而不知实,皆不知也”。王夫之主张“训诂必依古学”“义理可以日新”,提出考据与义理并重的学术路径,在解经、释经、传经上形成了独特方法论,开清代考据学与后世胡适“大胆地假设,小心地求证”之先河。他认为,不事名物训诂便无以通经,重视解释经典的文本,反对主观臆测态度,他用以形求义、因声求义,比较互证等方法作《诗经稗流》《春秋稗疏》,查遗补缺,还经典以本来面目,以“六经”为依托寻找义理,构建体系。从《周易》中批判佛老,提出“天下唯器”的道器观,从《尚书》中提出“行可兼知”的知行论,从礼学中倡议人性自然,从诗经中强调真情性情,从春秋的夷夏大防中推出仁智与礼义的分别,得出夷夏别在“礼义”的观点。王夫之以实学为基,以理学为要,进行了构建“中国解释学”的最初尝试,开启了实事求是、经纶致用的湖湘学风先河,对清代考据学的兴起乃至现代科学意识的产生具有深远影响。

【版权声明】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,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。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、复制、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。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“获取授权”按钮!
 
  精华推荐
李克强在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李克强在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的致辞
一封信一盏灯 一封信一盏灯
北安,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 北安,迎来新中国第一缕曙光
刘亚谏 刘亚谏
张艺 张艺
  新闻点击排行
  • 习近平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
  • 李克强在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
  • 陈希: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
  • “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”
  • “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”
  • “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
  • “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”
  • “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
  •   微信扫一扫
    报刊社简介     版权声明    联系我们
   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中央党校报刊社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    京ICP备12002119号-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48号